周易基础学 周易入门知识
《易经》指夏代的《连山》、商代的《归藏》及周代的《周易》,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。从大方面来看,易经是我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的思想理论出发点,也是人们修身养性蕴德、提高思想的最好著作之一,是我国古文化的精萃。
太极是《周易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,它代表了宇宙的根源和万物的本原。太极图中的黑白鱼形象地展示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,即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,它们相互作用,相互转化。这种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是《周易》的核心哲学之一。
爻是《周易》中构成卦的基本单位,每个爻代表一定的事物或意义。爻有阳爻和阴爻两种,分别用“九”和“六”表示。爻的作用是组合成卦象,通过爻的变化可以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。
易经的核心内容是八卦和六十四卦。
八卦是由三个爻组成的卦象,分为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八个卦。
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组合而成的,每个卦象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。
易经的基本理念是阴阳哲学和五行学说。阴阳是指宇宙中两种相对而对立的力量,如太阳和月亮、男性和女性等。
五行是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种元素,代表了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和相互关系。易经的核心思想是变化和无常,认为宇宙和人生都是不断变化的。
先天八卦图主要体现的是天象。
“天地定位、山泽通气、雷风相搏、水火不相射”是先天八卦“方位”的理论依据。
以乾配(代表)天,坤配地,兑配泽,离配火,震配雷,巽配风,坎配水,艮配山。
后天八卦与五行方位
后天八卦图主要体现的是地象。
震(阳木)代表东方;巽(阴木)代表东南方;离(阴火)代表南方;坤(阴土)代表西南方;兑(阴金)代表西方;乾(阳金)代表西北方;坎(阳水)代表北方;艮(阳土)代表东北方。
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。
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,金克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