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“形而上之道”(5)
浅谈“形而上之道”(5)
扬雄著《太玄》拟《易》,篇前有“驯乎玄,浑行无穷,正象天。阴阳坒参,一阳乘一统,万物资形”语。其八十一首皆以“阳气”或“阴气”起头。“太玄樆第九”曰:“玄者,幽樆万类而不见形者也。资陶虚无而生乎规,关神明而定摹,通同古今以开类,樆错阴阳而发气,一判一合天地备矣。……虚形万物所道之谓道也。”扬雄的这一宇宙论不是凭空而来,根源于老庄当无疑问。“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”(《老子》),“玄”既是“道”。
《易乾凿度》曰:“孔子曰,易始于太极,太极分而为二,故生天地,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,故生四时,四时有阴阳刚柔之分,故生八卦,八卦成列,天地之道立,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。”此处所谓之“易”即是“道”之别称,道始于太极之一,一生二为天地,二生三为四季(四象含八卦之象,故有“天地之道立,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”之说)。此说本《易传·系辞》“易有太极”一节之义而出,汉人谓十翼为孔子作,故将此天地生成论归于儒家圣人。又曰:“故曰,有太易,有太初,有太始,有太素也。太易者,未见气也;太初者,气之始也;太始者,形之始也;太素者,质之始也。气、形、质具而未离,故曰浑沦。浑沦者,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,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循之不得,故曰易也。易无形畔,易变而为一,一变而为七,七变而为九,九者气变之究也,乃复变而为一。一者形变之始,清轻者上为天,浊重者下为地。”又曰:“夫有形生于无形。”《老子》第四十章曰:“反者道之动;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此书之说较之《淮南子》更是“层次分明”。宇宙处于浑沌状态时,是气、形、质已经具有,只是没有分离而已。“易变而为一”就是“道生一”,而此“大一”就是浑沌宇宙。“一变而为七”,阴阳二与金木水火土五行为“七”,语其始则太极生阴阳,阴阳生五行;语其终则五行一阴阳,阴阳一太极。一→二→五→二→一,此正是“太易”变易循环的宇宙论模式。阴阳至五行为“七”,阴阳至五行至阴阳为“九”,九九归一。浑沌一气,开天辟地,开物而五行万物化生,闭物而地毁天灭,复归于浑沌一气。如此有规律地变易循环,皆是“道法自然”的结果。这样的宇宙论甚至可以为今天科学昌明的新时代所接受,与“宇宙爆炸”、“星云凝聚”、“原子构成万物”等说有合。从“科学性”比较之,这样的宇宙论较之上帝创世说说要科学得多。
《列子·天瑞第一》曰:“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。夫有形者生于无形,则天地安从生?故曰:有太易,有太初,有太始,有太素。太易者,未见气也:太初者,气之始也;太始者,形之始也;太素者,质之始也。气形质具而未相离,故曰浑沦。浑沦者,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。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循之不得,故曰易也。易无形埒,易变而为一,一变而为七,七变而为九。九变者,穷也,乃复变而为一。一者,形变之始也。清轻者上为天,浊重者下为地,冲和气者为人;故天地含精,万物化生。……有生则复于不生,有形则复于无形。不生者,非本不生者;无形者,非本无形者也。生者,理之必终者也。终者不得不终,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。而欲恒其生,画其终,惑于数也。精神者,天之分;骨骸者,地之分。属天清而散,属地浊而聚。精神离形,各归其真,故谓之鬼。”这里的一些主要内容,《易乾凿度》一书已经有之,并谓“孔子曰”。(谓《列子》一书为汉后魏、晋时人所集,有以也。)
郑玄是东汉末年大儒,其注《易乾凿度》,有“道者,理也”、“天地气合,而化生五物”、“天地本无形,而得有形,则有形生于无形矣,故《系辞》曰‘形而上者谓之道’”等说。“有形生于无形”与“自无极而为太极”都是真值判断。时至东汉末年,“儒家”的宇宙论与“道家”的并不矛盾。
《论语》中,虽论“道”之处不少,然几乎全是言“形而下之道”,“子贡曰:‘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闻也;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。’”的记录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。子曰“吾道一以贯之”乃是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”。正因为如此,《庄子》一书每每虚构孔子年五十一尚不闻道乃见老聃之事(见《天运》、《田子方》等篇)。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,似乎也说孔子在孜孜不倦地求得“形而上之道”。至《易乾凿度》记有孔子论“形而上之道”说,则孔子不失为“得道者为圣人”。孔子死,子贡于其墓旁筑庐而守之六年,可谓得“天道”者。大道不可轻与人言,原来并非孔子不言大道,而是言有对象也。《帛书·要》曰:“后世之士疑丘者,或以《易》乎?”孔子为《易传》,岂少言“性与天道”哉?
@声明:部分内容来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以上内容,并不代表易德居观点,你有什么看法,可以联系大师探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