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风聚气在风水中有什么意义?
时间:2022-08-27 21:18:54 来源:易德居 关键词:
风水中的藏风聚气有何含义?
风水学中的“风水”二字表明风和水一直是选择吉地的两个重要条件。风水理想环境模式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挡风,或叫“避风”"藏风”,最终目的是保持住宅周围小环境的生气不失散。
《葬书》认为阴阳二气运行地下则为生气,喷发出去则为风,风和生气是同种物质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。因此,当生气露出地面,升入空中,就变为风,如果风被吹散荡尽,就会无法利用,故为了将生气聚止干某地,有必要防止生气荡散。不管怎样,只有环绕吉地的层层小恋才能遮挡住风。这就是吉地之所以通常是为群山所抱之盆地的原因。所以从理论上讲,若是风很容易吹进吉地,该地就不值得用了。
关于“藏风”的要求,《博山篇》认为:“势来形止,生气可乘。龙欲其聚,不欲其散。龙欲其止,不欲其行.....干龙属阴,其气浮如,最慑风吹。支龙属阳,其气沉如,不慑风吹。”说明气有沉浮,“藏风”要区别对待。
《四库全书》所录《葬书》经文“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”。对“藏风”、“聚气”的情形也作了较详细的说明:"高垅之地,天阴自上而降,生气浮露,最怕风寒,易为荡散,如深居密室,稍有罅隙,通风适当,肩背便能成疾,故当其城廓恋周,使气之有娶也。平支之穴,地阳自下而升,生气沉潜,不畏风吹.....虽八面无蔽,已自不觉,或遇穴晴日朗,其温和之气自若,故不以宽旷为嫌,但瑞横水之有止,使气之不行也......
高垅之地藏风之时,要特别防止生气散荡,其途径是要求周围的山川形势环抱紧簇,从而达到聚气和避风寒的目的。因为风水穴周围山势的每一部分都有它独特的藏风功能,逶迤尔致的靠山,“势来形止,是谓全气”之地,左右两侧的山,用以挡风护气。穴场周围的水流,能阻止生气的散失,即所谓"气乘风则散,界入则”。水口紧锁严实,而不直冲,是为了关住生气等等。总之穴场周围的环境形势要完善严谨,不可缺露,否则会导致“生气散于飘风”。对于平旷开阔的地区来说,其气属“地阳”,气性沉潜而不飘浮,不怕风吹,只要有水界之,使之不随地脉跑掉即可。所以,高垅之地是靠环境形势来藏风聚气,而平旷之地是靠水龙来聚气的。
风水实践,择地选址有以下几个基本步骤:觅龙、观砂、察水、点穴,把气从龙脉引下来,聚之于穴,即“山气茂盛,直走近水,近水聚气,凝结为穴”。首先是觅龙,即寻找祖山。古人认为山是气之源。
在《望气篇》中谈到山的形势与气的关系时云:“凡山紫色如盖苍烟若浮,云蒸霭霭,四时弥留,皮无崩蚀,色泽油油,草木繁茂,流泉甘冽,土香而腻,石润而明,如是者,气方钟未休。”反之,"凡山形势崩伤,其气散绝谓之死。"可见环境和气的关系多么紧密。
当气运行中,又必须有气的连续性,《葬经》说:"气因形来而断不可葬也。然断有几等为水冲者,有为路所截者,有为畚锸所伤者,龙行至此,未有不遭其害者也。"这里龙指“气”,气流希望不要受阻。
"气"被引下龙脉后,左右龙虎砂山夹紧。"若非龙虎夹紧直走近水旁,则水动而气散。”时气虽已引入穴场,还需龙虎砂山夹紧,否则就会漏掉,这里说的左右龙虎砂山就是“形”即环境空间,它像一个容器,容纳了隐而难知的“气”。
砂山之前还有朝山,不得与气冲突,应该以其护卫区穴,不使风吹,环抱有情,不逼不压,不折不窜。朝山再向两旁是罗城,罗城是祖山分障包罗于外,即龙之余气也。余气还有罗城护卫,以确保气不外溢。
因此前有朝山,后有大而高的祖山,左有青龙右有白虎,仿佛一个大四合院,全院的唯一出口就是水口。水口为"一方众水所总出也”,好像是四合院的大门,既是进出村的关口,又是滋气的通道,是个关键的地方。四合院总作有影壁,以防漏气,村落也不例外,“祖山开障展作罗城,罗城余气去,作关阑重重,关锁缠护周密。”这里关阑、关锁即是水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