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五行属什么寓意 文字起名忌讳
文字五行属水;
文字取名的寓意是指文采、聪明、文静内敛之意
文字的取名含义1、指记录语言的符号,如文字;2、人类劳动人果的总结,如文化,文物;3、文华辞采、温和,如文质彬彬,文静,文雅之义
文字起名忌讳:
1、文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文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2、文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én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不然读起来你会发现很不流畅,读起来也拗口;
3、文字取名还有一个忌讳就是如果你家的长辈中已经有人带有文字,你就不要用文这个字,这也是最常见的一个起名常识。
文字取名本意:
文wén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
刺画花纹:文身。
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
文盲。
以文害辞。
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
文艺。
文体。
文典。
文苑。
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
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
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
文物。
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
水文。
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
繁文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
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:文质彬彬。
温和:文火。
文静。
文雅。
指非军事的:文职。
文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
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:文言。
文白间杂。
专指社会科学:文科。
掩饰:文过饰非。
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:一文不名。
姓。
白武
文字详解:
文
wén
<名>
1、又如:文丈(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);文母(文德之母);文武(文德与武功);文命(文德教命);文惠(文德恩惠);文德(写文章的道德);文薄(谓文德浅薄);文昭(文德昭著)
2、一个符合自己的好名雅号, 能给人心理上以暗示和引导, 给人自信, 助人成功, 这种好名字是起名软件起不出来的. 公司起名也是如此.
3、又如:文价(文章的声誉);文魔(书呆子);文会(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,在一起写文章、互相观摩的集会);文移(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);文雄(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);文意(文章的旨趣);文义(文章的义理);文情(文章的词句和情思);本文(所指的这篇文章);作文(写文章;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);文魁(文章魁首);文价(文章的声价);文什(文章与诗篇)
4、又如:文驾(彩车);文斑(杂色的斑纹);文旆(有文彩的旗帜);文绣(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;刺花图案);文织(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);文鳞(鱼鳞形花纹)
5、文言。古代散文文体之一;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 [literary language]。如:半文半白;文语;文白(文言文和白话文)
6、又如:文业(才学);文英(文才出众的人);文采风流(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);文郎(有才华的青少年);文彦(有文才德行的人);文通残锦(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)
7、又如:文劾(根据律令弹劾);文法吏(通晓法令、执法严峻的官吏);文丈(规矩;制度);文移(官府文书);文牓(布告;文告);文宪(礼法;法制)
8、字,文字(“文”,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,“字”,到了秦朝才有此意。分别讲,“文”指独体字;“字”指合体字。笼统地说,都泛指文字) [character]
9、美德;文德 [virtue]
10、又如:文丈(崇尚礼文仪节);文俗(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);文致(指礼乐);文貌(礼文仪节);文绪(文教礼乐之事);文仪(礼节仪式)
11、又如:甲骨文;金文;汉文;英文;文迹(文字所记载的事迹);文书爻(有关文字、文凭之类的卦象);文异(文字相异);文轨(文字和车轨);文狱(文字狱);文钱(钱。因钱有文字,故称);文状(字据,军令状);文引(通行证;路凭);文定(定婚)
12、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[natural phenomenon]
13、又如:文臣,文吏(文职官吏);文席(教书先生的几席);文品(文官的品阶);文帅(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);文烈(文治显赫);文员(文职吏员);文阶(文职官阶);文道(文治之道);文业(文事);文僚(文职官吏)
14、文献,经典;韵文 [document;classics;verse]
15、辞词句。亦指文字记载 [writings;record]。如:文几(旧时书信中开头常用的套语。意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);文倒(文句颠倒);文过其实(文辞浮夸,不切实际);文义(文辞);文辞(言词动听的辞令);文绣(辞藻华丽)
16、文章(遣造的词句叫做“文”,结构段落叫做 “章”) [literary composition]
17、指鼓乐,泛指曲调 [music;tune]。如:文曲(指乐曲);文始(舞乐名)
18、文才;才华。亦谓有文才,有才华 [literary talent]
19、又如:天文;地文;水文;文象(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);文曜(指日月星辰;文星);文昌(星座名)
20、谥号,谥法:勤学好问叫文 [study deligently]
21、法令条文 [articles of decree]
22、文治;文事;文职。与“武”相对 [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;civilian post]
23、姓
24、指表现形式;外表 [form;appearance]。如:文服(表面服从);文榜(告示、布告之类);文诰(诰令)
25、(象形。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。“文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花纹;纹理)
26、文教;礼节仪式 [rites]
27、同本义 [figure;veins]
[①][wén]
[《廣韻》無分切,平文,微。]
1、彩色交错。亦指彩色交错的图形。
2、纹理;花纹。
3、字,文字。
4、谓刺画文字或花纹。
5、文章。
6、南北朝时,专指韵文。与散文相对。
7、撰写文章。
8、文辞,词句。
9、指文字记载。
10、文才,才华。
11、谓有文才,有才华。
12、有文彩,华丽。与“质”或“野”相对。
13、柔和,不猛烈。
14、指锦绣等织物。
15、指礼乐制度。
16、指礼节仪式。
17、指鼓乐。
18、泛指曲调。
19、指表现形式;外表。
20、法令条文。
21、自然界的某些现象。
22、文治;文事;文职。与“武”相对。
23、美,善。
24、文德。
25、谓有文德。
26、文言的省称。与“白话”相对。
27、指人文学与社会科学。与理、工科相对。参见“文科”。
28、谥号。
29、指周文王。
30、指晋文公。